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1章 (第2/3页)
些人告状,实则把他们安置在一处偏僻的庄子里,叫大批人马把守,将这群人软禁了起来。 这群人可谓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 幸好元春带着阿北去京城外办事时,正好遇见这群难民,难民进京的路还是元春指的。回来之后元春就四处打探这群人的行踪,待他打探清楚,赶忙把此事告诉了张九如。 张九如不敢轻举妄动,一边着元春带人盯着庄子,不叫难民出事,一边让元秋去冀州查探。 几日后元秋快马回来,因涉案官员品级高,张九如没有直接上奏此事。 为求保险,元秋带来的证据,凡事按指印的,都是一式两份,张九如将一份交与张家以防万一,一份交给上峰与之筹谋。 张九如和上峰预想出各种可能,做好防范,上报此事后,这件事很快就得到了处理,十几名大小官员下了马,来告状的难民被安全护送回家乡,当地的赈灾量也都补上了 。 这事一忙完就快过年了,宁澜这边未及糖水铺子的账目盘点完,先在京郊设了几处棚子施药汤。 到底受了旱灾影响,今年冬天是比往年冷一些的。 这药汤是拿几味中药和牛骨煮的,算是低配版的跷脚牛rou汤。 跷脚牛rou是在30年代初误打误撞发明出来的。当时老百姓民不聊生,贫病交加,四川乐山有位姓罗的老中医,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,便在河边悬锅烹药,救济过往的行人。 罗老中医配的药汤不仅防病止渴,还能治风寒感膏、胃病、牙痛等。期间,他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扔到河里,觉得很可惜,就把牛杂捡回洗净后,放在药锅中一同煮。 结果熬出来的汤味甚是鲜香。因为汤特香,还有有防病治病的功效,吸引了不少来喝汤的人。 人多了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