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 (第2/4页)
就挑了隔壁村的赵峰。 老两口之所以挑中他,一是因为他是个当兵的,而且还听说在部队里还是个官儿。这个年代,军人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,而且老两口还合计了,自家闺女打小就没有下过地,肯定不能嫁给农民的,不然吃苦怎么办? 赵峰在军队是军官,可以随军,那就不用种地了。他们的概念里,不用种地就是不吃苦。二是这赵峰人品不错,赵峰可以说是老两口看着长大的,人品没得说。 赵峰的爹赵大勇和王有顺都是木匠,两人都跟着赵家村的赵老根学过木匠,二人可以说是师兄弟。赵大勇在一次事故中去世,赵峰娘本就身体不好,孤儿寡母的带着赵峰,没过两年也去了。赵峰就跟着奶奶和叔叔一家过,那时赵峰才四五岁。 赵峰叔叔叫赵大发,那也是个老实木讷没本事的,在这个年代,精明的人有时候还吃不饱,更何况老实头儿了。以前赵大勇有木匠手艺,一家子日子过的不错,还能帮弟弟家不少。 赵大勇去了后,赵大发一家子日子就更加困难了起来,有时吃饱饭都是问题。赵大发夫妻两个虽不能说苛刻赵峰,但是日子不好过,有吃的当然是先紧着自己的孩子。赵峰就开始了吃不饱饭的日子。 王有顺和赵大勇关系本就不错,赵大勇去世后,王有顺看着赵峰可怜,时不时的就会送些吃的给赵峰,赵峰也是秋月他们家饭桌上的常客。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赵峰虽然不爱说话,但是六七岁的孩子就开始上山找吃的,下水摸鱼的什么的,得了好东西也是分给叔叔家和王家。 王有顺常说这孩子是知恩图报的。虽说后来赵峰去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