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9 (第2/4页)
贤,搞得民心动荡,太上皇既然不管他儿子,那他作为上届嫡长子,就不客气了。 恭亲王的封地河西道与岭东道相邻,如果靖王要打京城,势必要经过河西。先行把离得最近的东南边军调过来,可以有效地阻止他挥兵北上,熄灭他谋逆的火苗。 薛殊一边说,恭亲王一边哭。他边哭边说:“靖王的封地都分了十三年了……而且现在他顺风顺水,干嘛要谋反呀……” 是啊。我也纳闷:薛殊十七岁上就“杯酒释权”,把这个势力最大的诸侯王解决了。现在虽然他还健在,但原本的封地已经分成十几块,由各个儿子把持,早没有从前的凝聚力。他十三年前已经接受了薛殊的提议,现在想起谋反,未免也太过后知后觉。 太上皇的心思真的难猜,我一直以为他是不满朝廷贪腐,勋亲王结党,没想到他瞄准的根本是远在岭东的靖王。 把天下搅得一团乱,就为了搞这个靖王?他到底有什么搞头呢? 薛殊说: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 恭亲王马上摇头:“靖王真的不会反的,你可能听到了什么风声,但是我以人头保证,他没有谋逆的意思。他现在富甲天下,日子过得舒服得很,何必自找麻烦?” 嗯? 又是个有钱人? 薛殊是真的对抢劫富人有特殊的爱好。 他打了八年仗,扬了国威,却搞得国库亏空,全天下的有钱人都要为此买单。 兴,百姓苦,亡百姓苦啊。 薛殊说:“他或许不想谋反,但却做了谋反的准备。当年荫公令里头一条,便是要交出兵权,可他这些年来私下屯了多少兵?”他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