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末雄风_第一百三十一章 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上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上 (第6/11页)



    左贤王起身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“昭姬欲还故土乎?”

    【作者题外话】: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绝大多数诗篇,皆为建安中后期所作,这些诗篇也可代表建安风骨。

    因乱世之故,许多士人被迫背井离乡,漂泊流寓。

    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    所以,他们便无法通过察举制这一正途进入宦途。

    何况其时已是乱世,便是做官,又能如何?

    于是,《古诗十九首》便在如此背景之下诞生。

    魏晋风骨还不一样。

    因为曹魏时,曹cao、曹丕、曹叡一代比一代更刻薄、猜忌,且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,做官渐渐被新兴门阀若垄断,因此士人们便多了许多颓废,而少了许多进取。

    黄老等清谈,渐渐取代显学,到曹叡朝时,便有了浮华案。

    这里,咱们借此简单介绍一下这场震动曹魏朝野的著名政治巨案…

    这也属于魏晋风骨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对了,因为司马贼之故,这个影响极大的巨案貌似被轻描淡写处理了,以至于许多人都不知此事。

    便如曹cao是袁绍手下一般。

    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    “浮华案”是震动曹魏的政治巨案,波及范围广、延续时间长、涉案人员多。

    在该案中,至少有十五位名士子弟先后遭到禁锢,可以算是三国版的党锢之祸。

    所谓“浮华”,即朋党,是沿袭东汉时代“士人清谈交游,褒贬人物,议论朝政”的一种变态形式。

    从参与人员的身份来看,“清议”的发动者,往往是帝国名流或者地方耆老;

    而“浮华”则更多集中在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