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三十一章 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上 (第1/11页)
赵云闻得此歌声,心中莫名一痛。 其人感怀于这歌声的凄哀,一时之间又不知这歌声的主人身在何处,只好在长叹一声后,高歌相对。 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…” 这首诗旋律优美,赵云嗓音又不错,是以其人所率之常山部曲,都不由自主哼唱起来。 这首诗,历史上是建安中后期汉人所作的《生年不满百》,在二百年后的南梁,其被收录入《古诗十九首》中。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常山赵子龙自然也不例外。 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 最妙的是,此诗初听来,是劝人及时行乐,然而其中深意,却是在这流离乱世苦中作乐的无奈和豁达。 这首诗,毋庸置疑,乃赵旻忙里偷闲时所唱。 在建安五年时,《古诗十九首》中,除《驱车上东门》、《青青陵上柏》等之外的大多数诗歌,皆未诞生。 赵云这慷慨悲歌一唱,那“叮叮咚咚”的箜篌、凄怆悲凉的歌声便戛然而止。 一个婉转中带着几分刚强的女声,自一处角落响起。 “此乃中原新作之诗篇?敢问郎君可是自冀州而来?” 赵云暗暗松了口气,高喝道。 “某乃常山赵子龙也,奉大汉卫将军之命,前来迎蔡中郎之女返回中原。” 得益于乐进、夏侯渊及张辽大军的威势,此时左贤王王帐处,除那哀戚歌声的主人之外,再无一人。 赵云言罢,便默然不语,静候那女子答话。 首发&:塔>-读小说 在未确认那女子身份之前,赵云不好多言。 少顷,一名头戴裘帽、身高约七尺二寸(166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