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末雄风_第一百三十二章 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下 (第8/12页)

门阀初兴的曹魏)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
    魏晋时代的官僚子弟,出仕年龄,基本集中在二十岁上下(即弱冠之年),如果父辈官儿做得够大,那子辈的出仕时间,还可以再提前一些。

    比如钟繇的儿子钟毓,仗着老子在朝廷做三公,十四岁就出道为散骑侍郎。

    (钟)毓字稚叔。年十四,为散骑侍郎,机捷谈笑,有父风。--《魏书钟毓传》

    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    散骑侍郎、黄门侍郎、中书侍郎、散骑常侍等冗官,属于帝国的“高级储备干部”。

    魏晋时代,绝大多数官僚子弟出仕,都是以“黄、散官职”为跳板,这是曹丕钦定的制度(见《曹魏名臣奏》)。

    更令人震惊的是,司马师出道的同年(239),自己的七弟(司马懿第七子)司马骏也一并出仕。

    但彼时的司马骏,年仅八岁。

    司马骏,五六岁能书数,魏王(当作齐王)为帝,骏八岁为散骑常侍。--《晋诸公赞》

    换言之,三十二岁的司马师,与八岁的弟弟在同年“始为官”,令人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唯一合理的解释,就司马师在明帝朝(227-239)被彻底禁锢,终身不仕。

    司马师大概是因为出道太晚,乃至自己都四十六岁了,还被吴将诸葛恪骂作“幼弱”。

    (诸葛恪曰)司马懿先诛王凌,续自陨毙,其子(指司马师)幼弱,而专彼大任。--《吴书诸葛恪传》

    恐怕诸葛恪所隐喻的,并不是司马师的年龄,而是司马师的“仕宦资望”,亦即职业履历。

    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