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二十一章 攻常熟赵德胜活捉士德 取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一章 攻常熟赵德胜活捉士德 取 (第2/13页)

德胜在和州攻打鸡笼山的陈埜先时,连拔两寨,攻打镇江又率兵攻破苗军水寨,并且时间较短、代价较小,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认定他善于攻打山寨、水寨。

    1357年秋七月,甲戌朔日(初一),赵德胜携丁德兴率部袭击了长江南岸常熟海虞镇的“周国”水师。

    赵德胜首战告捷,俘获战马五十匹,战船三十艘。自此,吴王红军封锁了张士诚的水路门户。这时,徐达打开锦囊看信。

    吴王在信中指示说:占领海虞,方可攻打常熟。但诸事须备,以新策攻城。宜教德胜诱士德出城交战,彼不知德胜,必轻敌,较易取胜。争取生擒。

    于是,徐达把密信拿给赵德胜看过,由他挑战张士德。

    七月丙子日(初三),经过充分地准备,徐达、赵德胜及丁德兴率部自海虞镇出发,沿着通江望虞河的东边南下,到达谢桥村后,沿着一条名叫福山塘的小河相伴的乡道直达常熟正北门。

    常熟(今属苏州市),别名虞城、琴川。三国归晋后,西晋武帝(司马炎)太康四年(283年),“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”,隶属吴郡,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。

    东晋成帝(司马衍)咸康七年(341年),海虞县西北面的南沙乡改为南沙县。是时,常熟地域并存海虞、南沙两县。

    南朝梁武帝(萧衍)大同六年(540年),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,县治之地筑南沙城(今常熟福山镇),是为常熟县名之始。此地因“土壤膏沃、岁无水旱”之灾,“岁得常稔”,故名常熟。

    唐高祖(李渊)武德七年(624年),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,隶属吴郡。五代十国期间,常熟属吴越国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