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折 (第1/5页)
徐因认识谢津其实是在一个夏天,那年她十六岁,性格敏感,自卑且自傲。 那是徐因生命中最糟糕的一段时光,糟糕到她时刻想冲出房门,在一个天台或者水库旁,一跃而下。 徐因曾玩笑似地对谢津说,她的生命是从遇到他的那一天开始,发生改变的。 这句话是真的。 自从父亲意外去世开始,徐因就和母亲罗廷芸相依为命。 母亲的脾气原本还算平和,丈夫去世后却变得格外易怒刻薄,稍有不顺意就暴跳如雷,将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徐因。 徐因那两年最常听罗廷芸说的话就是“都是因为你才会这样”和“你要是再不听话就从我家滚出去,爱认谁当妈就认谁当妈”。 失去了爱人的母亲,将生活中全部的不顺意全部倾泻在女儿身上,否定着徐因的一切,包括她的理想。 如果不是徐因最开始学习绘画时父亲还没去世,家中对她的爱好鼎力支持,徐因想她可能这辈子都走不上这条路。 徐因记得自己小时候并不算是一个乖孩子,她顽劣,爬上爬下,和欺负女生的男同学打架,闹到被罚在升旗仪式上作检讨,把母亲气得抄起扫把打她。 然而扫把棍子都打折了,徐因仍是个猢狲成精。 可这样一个愁坏了老师和家长的孩子,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,逐渐变得温顺、沉静。她不再反驳母亲的任何一句话,只求她不要像丢下她上一个孩子那样,也丢下她。 她已经没了父亲,不能再失去母亲,那是她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