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回宋朝做经纪人_分卷阅读1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5 (第3/4页)

桐听闻这个消息,夜晚高兴得辗转伏枕。

    相信开演当日把剩下的门票卖完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紧锣密鼓的筹备和万众期待下,重唱演出如期来临。

    日子定在司清湖两年前开唱的的同一天,碰巧为休沐之日。

    那日天空一片鲜艳的蓝色,晴朗无云。到了傍晚更是春风习习,带来融融暖意,洗却人们一冬的寒冷。

    天色晦暗下来,东角楼街灯火初上。不论是锦衣华服还是粗布麻衣的老百姓,这会都三三两两地结伴游玩。

    “司清湖成名两年庆,重唱西厢弹词,就在今晚莲花棚!”

    “最后三张票,最后三张!”

    一个身着短打麻衣的青年男子站在街道旁边,手里晃着几张票纸大声疾呼。显然,他是莲花棚卖票的杂役。

    很快,几个锦衣公子围了过去,把他手里的票都买了去。

    演出定在戌时,如今时辰未到,莲花棚里早已人头攒动,凭票入场的人都找到了各自的座位坐下,一面等候司清湖出场,一面谈笑风生。

    一千个观众席位,票价从十两银到半贯钱不等,贵价票坐在前头的上席,半贯钱的能买到山顶位。可谓富有富看,穷也有穷的看。

    观众的座位与现代剧场有些异样,现代剧场座位都是一个个座位密密麻麻挨着,呈阶状排布。而勾栏里,高价的雅座有如参加宴会赏乐一般,几个人围桌而坐,桌子上盛满美酒佳肴,一边听曲一边饮酒吃食。

    当然,这酒食是另外计价的,是勾栏的另一大收入来源。

    票价二两银以下坐的才是阶状排布,密密麻麻的木椅子。

    近百平方米的戏棚,张灯结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